您的位置:首页 >通信 >

纶怎么读(纶这个字怎么念)

时间:2023-02-14 19:04:31 来源:

1

苏州自古人杰地灵,文风盛行,自隋代开始有科举制度始,出了许多状元。苏州不但特产状元,更厉害的是苏州状元不仅数量多,还多才多艺。作为清末苏州最后一位状元,陆润庠就是其中之一。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元和人(今苏州人)。清道光年间生于镇江丹徒学舍。镇江,古称“润州”,地方学校,古曰“庠”,故取名“润庠”。同治十三年(1874)殿试夺魁。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辛亥后,留清宫,为溥仪师。

状元办厂,开了历史先河,对向来重文轻商的传统社会,高高在上的状元下海,简直是闻所未闻。当时不但轰动苏城,也影响全国,陆润庠为此名气大增。那么,状元办厂这事始末如何?

状元办厂的背景还得从光绪二十一年(1895)因甲午战争失败被迫签订的《马关条约》说起,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苏州等四城市为商埠。为力争国内资本占领当地市场,压缩洋厂原料来源,两江总督张之洞与江苏巡抚赵舒翘两次奏请光绪皇帝,要求“振兴苏州商务,开办丝、纱两厂”。光绪皇帝在第二道奏折上朱批表示赞同。

朝廷允准,下一步是谁来主办此事,合适人选至关重要。张之洞和赵舒翘连夜磋商,慎重定夺,办厂大事,前所未有,此人选必须具备一定资历,有统制能力,既是官员又必须脱离政务,有充裕的时间,全身心投入,最好是苏州本地人士,愿为发展本地倾心尽力。当他俩冥思苦想后不约而同说出“陆润庠”这个名字时,不由相视会心一笑。其时,陆润庠适逢老母病故,丁忧在家,完全符合条件,是担当此任的不二人选。1896年,张之洞奏派陆润庠经营苏州商务局,筹办丝、纱两厂。

陆润庠受命后,“一力肩承,不辞劳怨”,开始了他完全陌生的跨界之为。进入角色后,他首先是实地勘察确定厂基,亲力亲为,选定在苏州盘门外吴门桥以东青旸地上建厂,该地原名为北底坛、南底坛、长腰坛,此处原是荒郊坟地,骨坛万具,东临二马路(今人民南路),西濒大龙江,北倚大运河,南面空旷,尚可后续发展,因这个地块水陆交通便利,陆润庠感到十分满意。

办厂最大的难题是资金。据史料记载,当时资金来源,是移用即将清还的甲午战争期间朝廷向苏州等五府数十家典当行借用的有息商款,计有白银54万两。因预算不足,在筹建的过程中,发生了资金短缺的困难,从而引发了一场苏州商务局与典当业主之间的股权之争。这场风波弄得在文字上挥洒自如的陆状元焦头烂额,一筹莫展,只得放下架子,到处奔走,广劝士绅。处于纷争漩涡中心的陆润庠夜不能寐,十分焦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后还是在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已回湖北任湖广总督)的支持和帮助下渡过难关。刘在奏明了光绪皇帝后,官方强势干预,同时补入水利积谷公款、苏番司省财政机构凑垫资本白银40余万两,矛盾才得以化解。

那天,陆润庠从建厂工地回家,看到工程按计划向前推进,心里有几分宽慰,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两厂如亲生之子,即将呱呱坠地,感到十分欣喜,该到了给两厂起个大名的时候了。他端坐桌前,闭目凝眉深思起来。其实这事一直挂在他的心头,也有多种选项,只是没有十分满意的罢了。直到有一日“经纶”二字的出现,他才忽然眼前一亮,即刻就定了主意。经纶,出《周易·震》:“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其本义是整理过的蚕丝,引申为治理国家。故先儒解释是,君子“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而建厂振兴民族工业,正有大展经纶、经纶济世之意,且“经”“纶”正与缫丝、纺纱相合,两字前分别冠以“苏”字而为厂名,十分贴切。后来有研究陆润庠的学者文人,说是这个厂名是众人提供征集而得,由陆润庠遴选之一拍板而定,这是有可能的。但笔者以为,这种起厂名的事情,对于胸有经纶万千的陆状元来说,不是一件难事,厂名由其亲题,也在意料和情理之中。

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初四,是两厂竣工开始生产的大喜之日。这是陆状元用一年半的呕心沥血,向朝廷及他的人们交出的又一份答卷。尽管天气闷热,但陆润庠心情舒畅,还是着正装迎接地方官员和商界人士,并亲领各来宾到两厂现场阅视机器及开工各事宜。陆润庠在一片赞叹声中,神清气爽,笑容满面。这一幕被当时受邀前来阅视的县令李超琼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未明而起,犁(黎)日而出,至盘门青羊(旸)地至商务纱厂……由商总陆凤石大司成领同阅视机器及开工各事宜。西人所为机器,夙仅闻之,今始之见。其用之神而器之伟,实所未见……”

据史载,当时由陆润庠选购的纱厂主要生产设备,是英国道勃生厂制造的世界最为先进的成套设备,质量好、效率高。建厂初时,苏纶纱厂拥有纱锭1.82万枚,有工人2200多名。苏经丝厂有缫丝车208台,工人500多名,规模空前。工厂开工成功,利润丰厚,两厂生产的丝、纱质量在当时的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声誉,1898年4月28日《官书局汇报》称:“苏州丝、纱两厂所出丝、纱,足与上海(外国人开办的)名厂相埒。”为中国人争气。苏纶纱厂的创建,在中国工业史上,特别是纺织工业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据《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苏州之苏纶……皆为中国纱业之先进,亦新工业之先导也。”两厂建成,陆润庠功不可没。

2

按照当时张之洞的布局,在江苏长江两岸的苏州、南通分别设商务局,兴办纱厂,提振民族实业。因此,说到状元办厂还应提起一个人,即通州(今南通)状元张謇,光绪二十年(1894年),考中状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张謇办厂的经历,几乎就是陆润庠的翻版,极度相似,同为状元,同在丁忧期间,同是创办纱厂,以及遇到的阻碍困难都相差无几,大同小异。但张謇以此为机遇,全心投入,勇往直前,成为国内实业救国的代表性人物,一生创办了2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不可思议的是两位状元,都是读书人奉命办厂,跨界下海,但结果迥异。陆状元办厂志不在此,仅为人生插曲,而张状元却以办厂为人生转折点,就此告别官场,成为一代儒商。可见,起点一样,机遇相同,结局因人而异,不可概而论之矣。

其时,工厂投产不久,好景不长,外部市场发生变化,洋纱进口激增,工价上升,年底工厂盈利减少,因商股没有招足,建厂费用又严重超支,急功近利的投资商股东便“烦言四起”,招募新股困难重重。其时丁忧即将期满、年近花甲的陆润庠,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繁重琐碎的工厂事务,再三权衡利弊,心中萌生退意。《清史稿》记:“润庠性和易,接物无崖岸”“遇变忧郁,内结于胸而外不露。”陆毕竟是一文人,其性格似乎也不太适合于商。

那天,陆润庠开完厂务会议,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会议议定工厂由两厂襄理祝承桂接手,陆也算是受张之洞、赵舒翘重托,办成了一件大事,功德圆满,如释重负,将赴京复职,心情是喜悦轻松的。另一方面,这两年艰辛创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终获正果,亦很是恋恋不舍。

祝承桂以承租方式接管两厂后,与苏州商务局签了五年协议。但也许是他时运不济,也许是管理无能,任内亏损竟达31万两银之巨。最后还是张之洞出面施以援手,“令免息邀本,另找新商接办。”亏损窟窿由商务局填补。而此刻,陆润庠则早已脱离商海上岸了,重蹈他的锦绣仕途。

3

在查阅陆润庠的相关史料时,看到有一则评价是:“什么大官都做过了,什么大事也没做成。”这话很有意思。前一句话倒也符合史实,他的官做到了一品宰相,是清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元老,礼部、户部、吏部、工部四部首长。第二句话也许是低调谦卑,也许是家人对他有更高的期许。事实上陆润庠作为那个时代的高层官员在历史上还是留下了许多亮点的。他兴办洋务,创办苏纶、苏经两厂,是晚清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他抢救国宝《永乐大典》,保护了无价的文化遗产。他的书法为“清末三绝”之一,其鲜明特色的馆阁体,不仅为清朝高层所赏识,而且在民间也广为流传,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处,都留有他的墨迹。他精熟中医,得世家真传,是皇宫御医班子核心成员,“管理医局”(《清史稿》)。他主编的浩瀚巨制《清实录》,堪称经典。陆润庠这么一位功成名就、跨越多界的人物,确实是一位多侧面、多色调的状元。

1914年夏天,德日青岛冲突打仗,晚年定居于青岛的陆润庠返京。翌年病逝于北京,由其次子宗振扶柩归葬于浙江吴兴(湖州)青龙山祖茔旁。

陆润庠逝后为何葬于湖州青龙山?可能有两个原因。

其一,根据相关史料记载,与他的姻亲沈家本有关。陆润庠比沈家本小一岁,陆的妹妹嫁给沈的弟弟为妻。两人还是同僚,沈家本曾任光禄寺卿,后又升为刑部侍郎及修订法律大臣。晚年两人同在京城为官,且都是名列朝班的大臣,交往密切。1913年沈家本去世,葬在妙西渡善桥(现迁到杼山),与青龙山相距不远。

其二则是传说,颇为神奇。据传,清末时,当地有位潘姓大户,请风水先生在青龙山下为自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不料在营建寿穴时,墓体一再倒塌,潘某心生恐慌。就在其寿穴第三次倒塌的当晚,他在梦中见一位长须白发的老者告诉他:这里不是你所属,是苏州“‘米自量’坟地,将来他们家还要出状元的。”醒后,潘某感觉好生奇怪,为弄清缘由,次日他便坐船赴苏州。在城里转悠几天后,带的米吃完了,便找米店。有人告之,可到阊门内下塘街“米自量”那儿去买米,他们家行善积德,顾客买米可自量,随便给点钱都行。他听后心中一动,这不正是自己要找的“米自量”吗?不由大喜过望,找到“米自量”米店,见到店主陆懋修。那时陆润庠尚年幼,其父陆懋修及祖上几代均为苏州名医。陆家不仅悬壶济世,行医积德,还开米行,赈济穷人,人称“米自量”。潘某对陆父十分敬慕,两人相见恨晚,颇为投缘。陆父随即与潘某回到湖州,来到青龙山前,但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水绝好,当即决定将此作终归之地。之后,陆潘两家还结过房亲,陆父让陆润庠认潘姓夫妻为干爹干妈,当作亲戚来往。照此传说,陆润庠归葬湖州青龙山顺理成章。

纵观陆润庠的一生,生于镇江,出道于苏州,为官于皇城,定居于青岛,归葬于湖州,有意思的是其出仕以后的轨迹也是跨越畛域的。

2021年3月8日《姑苏晚报》B07


文:应桂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