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通信 >

华强北是哪个区(深圳福田大厦是华强北吗)

时间:2023-02-01 16:05:04 来源:

下午4点,戴着口罩的人们穿梭于繁华闹市,街面上不时出现的拖运货品的小推车,提醒着人们这是华强北。

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的华强北,长度930米,方圆1.45平方公里,这一块面积不大的区域,正是声名在外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它见证过一个个企业的发展传奇,缔造过无数创业者的财富奇迹。

位于深圳福田区深南中路的佳和华强大厦一楼,等待乘坐电梯的人们总是排着长队,记者等了近10分钟,才挤上了满满当当的电梯。大家盯着楼层提示数字“到站下车”,分不清楚谁是创业老板、谁是经销商、谁是拿货的“背包客”。

在这座大厦的30层,是深圳市电子商会的所在地,高级顾问程一木放弃北京公务员的工作来到深圳已有30年,他眼中的华强北有点不一样。

位于深圳福田区深南中路的佳和华强大厦一楼,等待乘坐电梯的人们总是排着长队

从工业厂房到交易中心

20世纪80年代,程一木是国家电子行业主管部门的一位工作人员,经常到深圳出差。彼时的华强北一带全是厂房,特别安静,是人们口中的“上步工业区”。“上班时间,街上几乎都看不到人,只有到了下班时间点,才会看到成群的打工者挨挨挤挤地走出工厂。”

这样的安静一直持续到1988年。那一年,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开业,这一片热闹起来,并开启一次与计划经济不同的全新尝试。“当时,国内的生产资料采购都要有批文,供企业采购生产资料,也要有计划指标,这个指标由电子工业部来给。”而赛格电子配套交易市场的电子元器件,正是诸多工厂需要的生产资料。

关于华强北的配套能力,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最新一代的苹果手机一上市,就可以在华强北配齐所有元器件,当场像做汉堡包一样做出来。而这种配套能力从1988年就开始积累了。“20世纪80年代,采购元器件主要是做视听类产品,收录机、电视机等;到90年代中期,Windows95出现,个人电脑大热,全国各地开始冒出很多电脑城;2000年前后,手机销售规模壮大,成为最新销售热点。”

2000年后,手机制造门槛降低,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人们听到了“山寨”一说。按照程一木的解释,当时国家规定制造手机需要拿许可证,所谓“山寨”,其实是一些企业在没有拿到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始了生产,但无论是品牌机还是山寨机,用的都是同样的芯片。后来,由于手机生产商实在太多,国家把手机牌照审批制改成了备案制,放开了手机生产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生产“山寨机”的中小企业,是华强北元器件的主要采购商。“华强北一方面为中小制造企业提供元器件配套,同时也为他们的产品提供销售。”手机的供应链和市场渠道都在华强北,它就成了全国的手机批发中心。手机市场的繁荣把华强北的辉煌推向了高潮,顶峰时,这里日均人流量达50万人次,日资金流量达10亿元人民币。

街道上不时出现的小货车,是华强北一景

从格子铺到亿万富翁

1998年,与赛格一街之隔的华强电子世界开业,赛格、华强双雄对峙的局面初步形成。随后,远望数码城、赛博数码城、明通通信市场、桑达电子通信市场等相继登场,华强北走进了群雄争霸的黄金时期。

“一个铺位申请表,从楼上办公室拿到楼下街上,就能卖5万块。”程一木回忆,彼时的华强北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们来此“挖金”。

坊间一直有“北有中关村,南有华强北”的说法,但程一木却认为华强北和中关村不具有可比性。“首先是服务对象不同,无论是元器件还是手机,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工厂、企业。即便是手机销售,华强北是把他们卖给全国的批发商,但中关村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也因为这个差异,这么多年过去了,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对华强北的影响不大。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华强北看起来没以前热闹了,但依然在“走货”。“抖音上那些一个月能挣好几万的背包客,货源地大多是华强北。”这里的繁荣吸引了各地政府的目光。“不少地方提出过想学华强北,直接表示愿意在当地给地给优惠条件,让我们把华强北复制过去,但我们发现还真不行。”程一木坦言,华强北的成功是因为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电子制造业在支撑,如果没有上下游的配套,简单的复制毫无意义。

在20年前的华强北,三尺柜台、一部电话、一个计算器,就是做生意的家当,柜台后面挤着三四个小青年。这些简陋的柜台背后,跑出了诸多成功的企业。1998年10月,5个年轻人在赛格科技园二栋四楼租下一间办公室,地方只能放得下三四张桌子,这就是腾讯的起点。据统计,从华强北走出的亿万富翁有50多个,更多人的命运因它发生变化。

从元器件交易到智力交易

如今的华强北,已经从零售批发进入到自主创新的新阶段,一批“90后”创建的创新型小公司也在这里密集落地。供应链和市场优势使得华强北成了不少研发团队的首选之地,因为对于那些处于硬件早期开发阶段的团队,这里的配套能力,可以让他们的设计在最短时间内落实成产品。

一批“90后”创建的创新型公司在华强北密集落地

一位从澳洲留学回国的“90后”,成立了一家专注于教育智能机器人的创新企业。目前他的企业只有三个人,专注于产品开发,其他的工作都交给华强北的孵化平台处理,后者通过提供咨询、对接投资人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冷板凳时期”的成本。

而在扎根深圳近30年后,年逾六旬的鲁跃再度回到当初的起点华强北。他的遥看科技专注智能家居硬件研发,如今已是华为智选9家合作伙伴之一,工作室设在华强北的“智方舟”国际智能硬件创新中心,一路之隔,就是30年前离开高校教师岗位下海的第一站——电子科技大厦。

“楼下就是我们的供应商,半天时间就能获得满意的答案。”科学家出身的他看重华强北的天然土壤,也看到了30年间这里的悄然更迭,“华强北不再只有元器件的交易,现在更有智力的交易,除了元器件,你还能找到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创新的生态了。”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赖鑫琳 摄 编辑邮箱:[email protected]

摄影:赖鑫琳视频:沈阳

来源:作者:谢飞君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