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通信 >

赛迪智库丨虚拟现实市场规模已破700亿,资本正在瞄准哪些领域?

时间:2019-02-15 14:16:00 来源:互联网

2018年虚拟现实产业的关键技术不断突破,消费级、行业级虚拟现实产品及应用更加丰富和深入。展望2019年,虚拟现实行业应用将进一步拉动市场增长,产业投资热情将再度高涨,虚拟现实的标准体系将逐步完善,虚拟现实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应用成为拉动主力。2018年,虚拟现实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整体规模方面,据Greenlight Insights预测,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虚拟现实整体市场超过600亿元,虚拟现实内容市场约200亿元;增强现实整体市场超过100亿元,增强现实内容市场接近80亿元。在行业应用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成为生产领域的重要工具。

展望2019年,虚拟现实将在制造、交通、医疗等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应用场景将进一步丰富。此外,随着虚拟现实内容的丰富和虚拟社区交互体验感的增强,主要依托购买硬件设备的营收模式将得以转变,虚拟市场、虚拟购物、虚拟展示也将被更多用户使用。

(二)消费市场快速培育,产品形态更加丰富。2018年,消费级虚拟现实产品不断涌现,“VR+”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在游戏、娱乐、影视等消费市场,线上与线下结合更加紧密,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虚拟现实产品供给更加多元化,头戴式、一体机、移动端等各类产品层出不穷。根据IDC的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虚拟现实一体机出货量达到11.5万台,同比增长234%;第二季度销量同比增长幅度达到417.7%。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平台生态架构基本完善,3D模型/场景、3D动效、全景图片、虚拟现实视频、网页等不同内容素材日益丰富。

展望2019年,虚拟现实传统硬件厂商和创新企业将保持硬件轻量化、可移动化发展趋势,持续推出新产品,硬件多样化将进一步增强,硬件市场进入百花齐放的竞争红海。此外,产品的软硬件结合将更加紧密,软件在产业价值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VR+5G成为关注热点。2018年,虚拟现实关键技术进一步成熟,在画面质量、图像处理、眼球捕捉、3D声场、机器视觉等领域有重大突破。在图像处理方面,AMOLED显示技术已经成熟。同时,GPU处理技术的成熟带动了图像引擎和渲染算法的优化发展。交互技术方面,从视觉向触觉、听觉、动作等多通道交互发展,弥补了单个特征识别技术的缺陷,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服务的沉浸感和可靠性。5G技术的应用将全面提升虚拟现实体验。

展望2019年,新一轮技术突破将引发虚拟现实发展浪潮。在图像处理方面,分辨率、眩晕控制、视点渲染、视角控制将成为下一步突破方向。在交互技术方面,惯性动作捕捉、光学跟踪、语音识别、眼球追踪、空间交互等多项技术将出现大规模应用。另外,5G技术的成熟与应用,将在云端渲染、消除时延眩晕等方面提升虚拟现实体验,提高终端硬件性能,促进虚拟现实应用的效率提升。

(四)产业资本理性投入,软件与应用成为投资热点。2018年,虚拟现实产业投资再度高涨,集中化趋势明显。10月在南昌成功举办的世界虚拟现实产业大会达成投资额631.5亿元,进一步提高地方发展虚拟现实产业的热情。资本投资的热点领域也逐渐由单一游戏、社交、视频、直播等大众应用向工业、医疗、教育等多元垂直领域聚集。虚拟现实产业投资已经进入更加理性的阶段,行业投资方向更加明晰。

展望2019年,资本将汇集在具有自身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市场前景良好、收益率高的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收益率的行业应用倾斜。

(五)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标准体系逐步建立。2018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硬件、软件、内容制作与分发、应用与服务等环节逐步完善。在硬件领域,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在全球虚拟现实一体机的出货占比达82%,整体虚拟现实头显出货量占到28%,成为全球重要的终端产品生产地,并在AMOLED屏、快速响应液晶屏、近眼显示、追踪定位、多通道交互等领域实现突破。在软件领域,国内企业和高校纷纷搭建开源平台和资源共享平台,开放软件开发工具包,促进了生态形成。在内容制作与分发领域,制作、集成、分发、增值、安全等服务分工日益明确,内容生态已逐渐建立。在应用领域,我国虚拟现实技术广泛应用于娱乐、制造、教育、医疗、交通、商贸等领域,加快了线上和线下融合。

展望2019年,我国产业生态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开源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将成为下一年的重要发展方向。标准体系将逐步建立,屏幕刷新率、屏幕分辨率、延迟时间,以及软件开发工具、数据接口、人体健康适用性等事实标准将逐步确立,用户体验将大幅提升。虚拟现实设备之间、设备和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成为发展共识,虚拟现实内容开发平台生态架构基本完善。虚拟现实应用和引擎将在不同虚拟现实设备上运行,虚拟现实感应器和显示屏与不同驱动程序的兼容性更好,行业碎片化问题得以解决。

(一)推进虚拟现实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和应用部门合作引导和推进“VR+”发展,在制造、教育、文化、健康、商贸、安防、医疗、旅游、文化创意等重点行业和特色领域打造、推广一批实用性强的示范项目。开展全国性的实地调研考察工作,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对接行业应用部门和企业,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将应用需求传到相关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加强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5G、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有机结合,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形成行业特色应用示范,推动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总结优秀案例和发展经验向全国推广。

(二)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供给质量。实施虚拟现实产业及应用专项工程,强化在虚拟现实核心芯片、显示器件、光学器件、传感器等核心器件和动态环境建模、人机交互、光学显示、内容生成等关键技术环节的联合攻关,重点支持关键软硬件开发、产品和系统集成设计,加快构建虚拟现实相关应用开发环境和测试系统环境,解决关键环节“卡脖子”问题。强化虚拟现实与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虚拟现实产品的体验感和沉浸效果,丰富虚拟现实内容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虚拟体验。加快研发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保障虚拟现实产品在各行业应用中的有效供给。

(三)优化地方产业发展环境。根据地方特色,强化地方竞争优势,强化产业政策的引领作用,优化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环境。围绕虚拟现实产业需求和技术优势,构建以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以研发平台为引领,以产业化平台为主体,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创新平台体系,加强技术攻关、产权服务、测试推广、信息交流、创新孵化等服务供给。加快创新成果交易平台、创新成果转化基金建设,完善创新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网络。鼓励创业企业和创新团队发展,积极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对骨干企业给予重点扶持。强化地方金融产品创新和人才政策创新,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营造诚信守法的营商环境,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积极性,优化行政办事流程。

(四)推动地方产业集聚发展先行示范。加大政策协调力度,对产业发展和地方布局进行科学引导,对标准、安全规范等进行梳理。推动地方产业发展与国家总体规划的协同,避免产业的盲目扩张发展,推动地方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广部省市合作共建产业基地等模式,在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推进应用示范。推进虚拟现实和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区域虚拟现实科技创新体系,将产业的发展与人民的需求、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形成高度融合可持续的闭环发展模式。

来源:赛迪智库虚拟现实产业形势分析课题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