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数码 >

刷脸 VS 屏下指纹,手机识别方式之争,苹果还能笑多久?

时间:2018-02-01 10:09:00 来源:互联网

苹果“降频门”风波未定,iPhone X今秋停产的消息不胫而走,“横空出世”的Vivo屏下指纹手机,似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唱衰iPhone X推波助澜。FaceID真的让苹果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吗?面对屏下指纹,FaceID还有活路吗?

FaceID:死在当下,还是活到未来?

FaceID有没有未来?分析师指出,在手机换机时间拉长、用户换机意愿走低的当下,一项技术死在当下还是活到未来,关键在于能否对人机交互习惯作出改变,并找到适用场景。

“厂商要拉动手机销量和提升用户换机频率,需要对手机进行革新性的技术创新。Face ID有可能形成一定的拉动红利,因为它具备了具体的场景落地,比如支付和游戏,Face ID的支持技术也可以用于3D建模,与AR/VR场景相结合。”市场研究公司GfK通讯事业部研究总监金瑞兆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

将人机交互从接触式推向非接触式,将手机对生物特征的采集从接触式推向隔空式,FaceID对操作逻辑的革新十分醒目。FaceID的注意力检测技术有望带动眼动控制在手机的应用;原深感摄像头采集的脸部深度图可用于ARKit,目前已有开发者基于原深感摄像头开发面部捕捉App。

算起来,苹果对面部的布局可以追溯到8年前。2010年,苹果收购瑞典面部识别技术公司Polar Rose,该公司拥有通过面部识别显示人的社交资料的技术,让“刷脸”社交成为可能。基于面部识别的3D动画软件Animoji,似乎为“刷脸”社交开了个好头。或许,Face ID在“刷开”支付,“刷动”AR之后,也打算“刷起”社交。

当然,Face ID的“志在未来”,并不能解决iPhoneX预测销量下滑的困境。但也应看到,为Face ID生产传感器芯片的奥地利微电子(AMS)去年第四季度营收同期激增252%%。Strategy Analytics调查显示,FaceID是iPhoneX最喜爱的功能之一。或许,不是Face ID“坑了”iPhone X,而是过于昂贵的iPhone X耽误了Face ID的普及。

Face ID被屏下指纹“秒杀”言之过早

从解锁的便利性和效率来看,Vivo的屏下指纹与Face ID各有千秋。Face ID是主动解锁,自动检测人脸的3D数据,结合AI仿生芯片对面部数据进行处理和更新;屏下指纹需要用户在指纹亮起的区域按压解锁。中关村在线指出,Face ID的底层逻辑是“你来了,我给你解锁”,屏下指纹是“我来了,快醒醒给我解锁”,便利性稍逊于Face ID。

在解锁效率上,Vivo X20 Plus解锁后直接进入主页面,而Face ID解锁后还要向上滑一下才能进入主页面,效率稍逊于屏下指纹。在两种技术无法在便利性、解锁效率分出明显高下的情况下,Face ID被屏下指纹“秒杀”的说法似乎言之过早。

“FaceID和屏下指纹的解锁动作不一样,使用习惯和使用场景也存在差异。2018年,人脸识别会成为手机AI的标配,屏下指纹也会成为手机在2018年的差异化、个性化卖点。”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飚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两者是二选一,还是可以互补,有待市场的验证。”

你死我活之前,先携手走出困境吧

近期,华为新机EML-AL00被曝出采用异形屏设计,搭载结构光模块和3D人脸识别系统。华为曾在Mate 10发布会现场测试AI处理器的图像识别能力,引入3D面部识别显得顺理成章。而Vivo本身也被爆出代言人手持疑似Vivo异形屏新机的照片,似乎将前置镜头放入了“刘海”。

说好的刘海“丑绝人寰”,必须淘汰呢?既然有了屏下指纹,马上做出屏占比最大、额头最窄的全面屏手机才是王道吧?

其实,Top5厂商在研发上的多样性,传递出一个信号:与其偏执于孰优孰劣,如何结合多种技术的优势,集体走出换机疲软的困局,才是所有手机厂商需要思考的方向。Face ID无论整合传感器与前置摄像头,还是采用类似三星在屏幕打孔镶嵌传感器的专利技术,都需要缩小“刘海”,提升屏占比。而屏下指纹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方式(光学、超声波、电容),只要识别区域放在屏幕上,就必须解决定制化面板的产能供应问题。

“所谓的定制化就是多产品化。如今一线手机厂商走的都是精品路线而非机海路线,这要求面板厂商独家供应,进行技术上的改装,一个model就是一个型号。OLED显示面板技术只是面板厂商的第一步功课,产品技术是第二步,需要大量研发资源的投入。”IHS市场研究总监张兵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

此前,京东方在第 6 代柔性 AMOLED 生产线量产暨客户交付仪式上,已经展示了与iPhone X相似的异形屏。而记者向京东方相关人士求证得知,京东方也已开始研究屏下指纹相关技术。张兵认为,国内一线厂商对中小型OLED的产能、技术都呈现出积极态度,产能有望在2021年比肩韩国,技术工艺则会经历比TFT(薄膜晶体管)屏幕更长的学习曲线。

孙燕飚向记者指出,在全面屏2.0时代(追求高于18:9的屏占比),将全面异形屏、人脸识别、屏下指纹整合在一起的手机厂商,才会立于不败之地。或许,产业链不会以你死我活、互相挡路的状态度过2018年,而是兼具多种技术之长,共同探索手机的新型态和新出路。

(《中国电子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