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手机 >

乔跃山:中国崛起为全球智能硬件产业核心发展地区

时间:2017-09-29 14:49:00 来源:互联网

伴随着新一代感知、计算、通信、存储和网络技术突破及广泛应用,以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化为特征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乔跃山副司长在ICT中国·高层论坛2017移动智能终端峰会暨智能硬件生态大会上指出,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将出现全球智能硬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协同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智能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向传统行业深度渗透三大趋势,并提出了突破技术瓶颈、深化协同创新、构筑安全屏障等三大建议。

乔跃山指出,近年来,智能信息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几个值得注意的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全球智能硬件产业持续稳步发展,中国崛起为核心发展地区。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计,到2020年,全球智能硬件出货量将达到64亿部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在我国,智能硬件产品呈规模化持续增长,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产品出货量规模均超过千万部,部分产品增长快于全球。预计到2018年,我国智能硬件终端和服务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2020年可达万亿元规模。同时,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产业集聚区,围绕智能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语音识别等领域已经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的龙头企业。

第二个趋势是协同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智能终端创新模式正向多技术融合的系统化、集成化方向转变,智能感知、智能控制、语音识别、虚拟现实、高集成度与低功耗芯片等新技术以终端为载体集成创新,产业链整体能力与生态环境完善成为决定竞争的主导因素。传统电子信息技术面向智能产品的多元化需求,也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创新生态,从元器件、芯片、操作系统到整机设计、制造、再到上层应用,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为导向,驱动全生态协同创新。

第三个趋势是智能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向传统行业深度渗透。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其改变了生产组织和资源配置的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优化了经济结构,推进了产业升级。到2025年,智能信息化产业每年将为中国GDP增速贡献0.3到1个百分点,多形态智能终端产品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实践逐步展开,向医疗、交通、教育、金融、工业等传统行业深度渗透,结合众创模式不断推动各种新产品、新业态的培育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乔跃山对“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的智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突破技术瓶颈,布局新型技术。目前我国已掌握一批具有全局影响力、带动性强的智能共性技术,但是在芯片制造、移动传感等环节基础依然较为薄弱,产品空白和技术差距依然存在。我们还需要突破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等关键技术,大力攻关软硬件结合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形成系统化、体系化的多链条整合能力。在补足短板的同时,要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等软硬件技术产业生态,推动传统信息通信技术与智能感知、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集成化创新,引领智能终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是完善标准体系,深化协同创新。建设适应行业发展的团体标准工作机制,推进智能硬件技术、产品、云服务、数据等标准制定,并形成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衔接机制。以标准为导向,深化与金融、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协同合作,由信息化基础应用向专业化深度应用发展,强化技术与应用服务创新。完善智能硬件评测体系,推动智能硬件技术、产品、云服务及数据的评测验证,促进智能硬件标准完善与产品成熟。

三是构筑安全屏障,保障健康发展。当前针对于互联网的各类恶意攻击开始蔓延到智能硬件领域,加之智能硬件自身展现出来的新特性,其安全问题进一步扩大化。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经济社会及百姓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要重视智能终端和智能硬件的安全问题,从法律、标准、技术等方面构建“分层部署、纵深防御”的整体安全防护体系,保障产业的健康发展。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