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

韩国逐渐突破日本OLED设备和材料垄断,给中国面板产业哪些启示?

时间:2017-09-25 22:22:00 来源:互联网

近日,韩国媒体指出,刚刚成立三年的韩国Material Science公司成功开发出OLED蓝色掺杂剂,打破日本出光兴产在OLED蓝色掺杂剂上的专利壁垒。这意味着,除了出光兴产,OLED面板厂商还可以选择Material Science提供OLED蓝色掺杂剂。

不只在OLED关键材料上,韩国还在OLED关键设备上打破日本企业的垄断。据了解,LG Display已经在产线中使用韩国SUNIC System第6代柔性OLED蒸镀设备,并生产出供LG V30使用的柔性AMOLED显示屏,这也打破了日本CANON TOKKI在第6代柔性OLED蒸镀设备上的长期垄断。

随着韩国OLED产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涌入OLED面板配套国产化大军当中。据了解,Duksan Neolux公司在红色发光材料领域已做出了成绩,而三星SDI公司目前正在从事绿色发光材料的研发。除此之外,斗山电子公司(Doosan Electronics)和LG化学公司(LG Chemicals)也在OLED材料领域开展业务。

韩国三板斧打破日本OLED产业配套垄断

韩国OLED配套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新突破与韩国OLED面板企业的持续投入有关。OLED经历了三起两落,特别是受金融海啸的影响,让日本和我国台湾企业退却,但是韩国却逆向操作,继续长期投入OLED研发。在这过程中,三星、LG不仅自己研发OLED材料和设备,还扶持了一大批韩国本土的配套企业。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指出,韩国三星从开始研发OLED到现在大规模量产花了将近20年的时间,三星不仅在内部培育研发OLED配套的子公司,还与其他公司共同研发OLED材料和设备。韩国OLED材料和设备不断突破与韩国十几年的培育是分不开的。

在长期、持续投入OLED研发方面,韩国和日本是一样的。之前,虽然由于成本、良率、技术、金融海啸等原因,日本企业暂缓了OLED产业化进程,但是日本并没有放弃材料和设备的研发投入。凭借自身强大的工业基础优势,日本企业长期投入OLED技术研发,在关键材料和设备上掌握着大量核心技术。例如,出光兴产早在80年代中期就开始试验OLED技术。出光兴产电子材料部门商业战略总经理Takamitsu Nagase曾表示:“我们在10年时间里掌握了所有关键专利。但直到过去三四年,这才发展成为真正的业务。”而且出光兴产还在自主研究新一代OLED材料——TADF,并于今年1月在瑞士成立了研究中心。所以即使到今天,韩国虽然垄断着OLED面板市场,仍然离不开日本配套的支持。

而且一般产业配套的发展与产业本身的发展现状是紧密相连的,OLED面板企业越强大,OLED产业配套则越健全。因为OLED材料是有机材料,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所以OLED材料的可靠性和信赖性需要材料企业与OLED面板厂商共同研发才行。固安云谷项目负责人、国显光电常务副总裁张德强表示,如何提高有机材料蒸发效率,需要面板厂商和设备厂商合作。而且常常是这样,不是设备厂商卖给面板厂商一台好的设备,而是设备厂商根据面板厂商的一些要求改进设备,才能制造出一台生产效率比较高的设备。

而目前,韩国垄断着大尺寸OLED面板、中小尺寸OLED面板市场。OLED面板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OLED产业配套的国产化。据了解,韩国面板企业已经大量采购本土企业产品。除了红绿蓝掺杂材料之外,三星、LGD大多数有机材料都从本土化企业采购。而且三星、LGD还积极与本地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蒸镀、封装等核心设备和集成技术,进一步完善本土产业链。

此外,韩国OLED产业配套不断健全与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也有一定的关系。韩国非常重视OLED产业发展,曾将OLED产业列为国家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为了加速OLED产业化,韩国政府还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其中在关键材料和设备研发方面,政府投资10亿韩元用于核心有机材料研发。韩国将面板产业上下游看成一个紧密相连的整体。韩国十年前就有一种说法,如果三星、LG活不了是政府的责任,如果配套企业活不了是三星、LG的责任。韩国贸易能源部长Yoon Sang-jick呼吁,韩国政府与LG Display、三星 Display之间达成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创建一套从组件、材料、设备到成品的完整的OLED生态系统。

中国该如何突破OLED面板产业配套?

从韩国OLED产业配套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中国OLED产业链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OLED产业配套企业需要沉下心来做技术研发,和本土OLED面板厂商合作开发材料和设备。李亚琴指出,韩国OLED产业配套至少走了十几年,中国OLED供应链的发展同样需要时间,至少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进行技术储备、基础积累和人才培养等。

值得庆幸的是,虽然我国OLED产业化道路慢于韩国,但是这两年来不断有面板厂商加码OLED,材料和设备有一些小突破。据中科院欧阳钟灿院士介绍,2016年, 我国AMOLED原材料国产化率35%%,关键设备国产化率为17%%。像京东方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已经量产,国内十几条OLED生产线对材料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这是材料企业的机会。“未来三年内,材料国产化的机会比较大。”

张德强透露,维信诺PMOLED刚开始只能跟着吃“细粮”,一半以上的材料都需要进口,现在AMOLED也一样,大部分材料都需要向日本、韩国、欧美企业购买,但是现在90%%的PMOLED材料都国产化了,大大提升了PMOLED面板的盈利能力,AMOLED也要走同样的路。

但是现在中国OLED面板企业急于量产,更愿意采购国外成熟的材料和设备,国内材料企业大部分刚开始研发OLED材料,现在要进入这些面板企业的供应链中还很难。为了进一步推动材料的国产化,政府正在制定一些补偿机制。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补偿机制并开展试点工作。

欣奕华总经理张弥建议,一方面希望政府能设立工艺、设备和材料验证研发平台,整合行业内的企业与高校研发资源,对新技术进行充分的材料和设备的评价,同时形成自主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打破国外公司的专利壁垒;另一方面希望政府能够充分推动产业上下游的配套建设和产品验证,给予支持推动国产化设备认证的面板企业政策支持,缩短国产化设备认证周期,加快国产化产品的应用和发展速度。

实际上,政府在政策上一直支持OLED技术的研发和产业的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将“开发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建立平板显示材料与器件产业链”列为优先主题。甚至有些产业发展规划具体提出要发展OLED关键设备和材料。《“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快推进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攻克OLED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装备、材料,提高OLED照明的经济性。

但是OLED相关政策文件并没有明确指出面板厂商和产业链公司共同推进国产化配套的指标。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梁新清认为,我国应该重新定义面板企业的贡献,不只停留在做强自身,引领全球,还要看面板企业对电子信息基础产业的实质性拉动作用。他建议,在《新型显示产业超越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应该重点支持显示产业配套的发展,让面板企业带动供应链发展,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态链。例如,如果要支持京东方发展需要将它和上游企业绑定在一起,需要看它对上游产业链做了哪些贡献,看它国产材料、设备采购比例达到多少,只有达到相关指标才能给予支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