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长江纸贵有胜洛阳「江郎才尽是谁的故事」

时间:2024-02-05 08:25:05 来源:搜狐

成语大多来自历史典故或者对话,很多成语我们知道用法,却不知道背景或者讲的是谁,今天就给大家讲两个出自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

洛阳纸贵

很多人以为洛阳纸贵是发生在唐朝的事,那时候那么多大诗人,纸张也普及了,因为争着买爱豆的诗文集所以搞得一下子纸贵了。

不过这只猜对了一半,并不是唐朝诗人而是西晋大咖左思,左思写了《三都赋》,当时好多文学“大v” 都为之点赞,以至于当时的名流贵族竞相传写,造成纸张供不应求,洛阳的纸就贵了。

《三都赋》就是为三座都城写的赋,分别是吴都、蜀都和魏都。左思的《三都赋》以抑吴都、蜀都而发扬魏都,说白了就是表达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左思是北方人相当于现在的山东人,其相貌也是出了名的磕碜,他不擅长说话和与人交往,但喜欢钻研学问写写文章之类的。

左思花了十年的时间构思并写下了《三都赋》,但写成后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因为他知名度太低了。在那个拼爹的年代自己啥背景都没有小秘书郎一个,左思觉得自己的赋也不比班固、张衡的《西都》、《西京》赋差啊,想出头要炒作,于是就去找皇甫谧。

有同学问了皇甫谧不是搞针灸的么?没错,除了医术高明,皇甫谧相当喜欢读书也是为文史界的达人,著有如《帝王世纪》这类高大上的作品,曾经皇帝让他做官他不愿去,反倒问皇帝借书看,皇帝想得了,干脆就给他一车书让他看个够!另外皇甫谧也是后汉名将皇甫嵩的后代哦。

皇甫谧读了左思的文章后大为称赞,并亲自为他的赋写序。有了皇甫谧的叫好左思的这篇《三都赋》炒作热就开始升温了,司空张华是这么说的:“班张之流也。使读之者尽而有余,久而更新。”不说别的,张华已经把左思和班固张衡齐名了。

张华也是个文学大咖擅长写赋,《鹦鹉赋》就是他的代表作,当时阮籍的评价就是这作者一定会是王佐之才,这不后来张华就做了司空了么。

张华也是捧谁谁就火,比如陆机、陆云。陆机、陆云是陆逊的孙子从小成名在东吴,东吴归晋后,兄弟俩就去了京都洛阳。虽说哥俩是名族之后但要在京城混还真不容易。不过有了张华的推荐二陆“身价”立刻飙增,当时就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说(这三张也是兄弟仨,张载、张协、张亢)

陆机初到洛阳的时候也想写个三都赋,表达热爱大吴的思想感情,听到左思在写三都赋都笑了,写信跟弟弟说:“有个不知名的村夫也想写《三都赋》,等他写完我用它来封酒坛子!”可等左思的赋写出,陆机打心眼里佩服,觉得自己再写也超不过左思就不写了。

这么多名人都捧《三都赋》,那左思的这篇赋立马火起来了,当时洛阳豪门贵族之家争相传阅抄写,纸张供不应求,这就是洛阳纸贵。

可能出于颜值或者不擅长与人交流沟通,左思拒绝了齐王司马冏的任命,依然躲家里研究典籍,后来在“八王之乱”时逃到了冀州,几年后病逝了。

“江郎才尽”中的江郎是谁?

我们现在把才华不如当年称作“江郎才尽”,或者写不出文章了,画不出画了,甚至事业原地踏步也称为“江郎才尽”,江郎到底经历了什么怎么就才尽了呢?

首先江郎是谁?他叫江淹,历仕宋、齐、梁三朝的南朝文学家政治家。

江淹小时候家境贫困,但从小他就读书刻苦,六岁就能作诗,写得一手好文章,吟诗写文时文思泉涌,常有奇言佳句出现,渐渐成为名噪一时,人称江郎。江淹二十岁左右,就教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最高是在梁武帝萧衍手下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封为临沮县开国伯。

那么他的才华怎么会枯竭了呢?据说是 一个梦,一天晚上张协(上文中的三张之一)来找他,“从前放在你这边的一匹锦,请你还给我吧。”江淹就从怀里掏出,可是只有几尺了他,张协说:“怎么只剩下这么一点儿!”回头看见丘迟在旁边,就对丘迟说:“剩下这几尺也没有什么用了,送给你吧。”从那以后江淹的文章就大不如前了,丘迟则成了一文学大咖,丘迟一八岁能写诗文也是位南朝文学家。

这个梦还有个版本就是方术士郭璞问江淹要笔,等他要回去后江郎就才尽了。

表情怪异的江淹塑像

当然以梦来解释江淹才华为什么不如前肯定是假的,江郎才尽的原因很简单。写文章时需要灵感的,比如像李白这样时不时出去走走,贴近下自然感受下生活,幻想下未来,另外也有大把时间可以让你抒发情怀。江淹官做大了整天忙于政事哪有时间去写文章啊,就像现在有的人说有空我要练练书法,有空我画个画什么的,可是总是一直都没有空。江淹也一样,一来太忙了二来也没心思去构思文章去写,后来也自然就不写文章了,所以就“江郎才尽”了。#历史##成语#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