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观音母形象描述「观世音为什么还要求圣母娘娘」

时间:2024-02-03 08:16:41 来源:搜狐

人类的情感和集体无意识中,有着一种强烈的对“母亲”形象的依恋和依赖。人类集体无意识界定的主要原型中有一个叫做母亲原型,神话中的女神是其主要的形象表现。这一点反应在宗教信仰中,便会出现相应的母性神。母性神有着慈爱、善良、呵护等阴柔的一面,她们还象征着公平、无私、正义,甚至力量、坚强等阳刚的一面,因为她们身上保留有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一些观念,“他们不愿放弃原始母性原型世界,不同现实环境相妥协。就象神话中的英雄,站在父亲的世界的对立面,成为敏感而痛苦的异己者。”所以,母性神在世界各个民族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意义。

观音转换为母亲形象的依据

观音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母亲”属性。首先,观音是佛教中最具女性色彩的一位大菩萨,只一点前面章节已详细说明;其次,观音信仰的主流形态是救难信仰,观音不仅无所不能、神通广大,更重要的是他广大灵感、有求必应,千手千眼不仅拥有无数的力量和能力,还拥有无数的眼睛时刻关注着一切众生的需求,正如一位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己孩子、时刻准备着帮助孩子及孩子的母亲一样。

再次,除了救难信仰外,最为普及的观音信仰应该是净土信仰了。而在净土信仰中观音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胁侍菩萨,是接引众生往生净土的接引菩萨,她“等视众生同一子,宝手接引如慈母。”如后藤大用诠释道:“近代观音信仰倾向将观音菩萨当成女性化信仰崇拜,这可能成为强势思想潮流。换言之,观世音是不断的能量源泉,他的法身有绝对的永恒性。

母亲为子女不断注入慈念,这种母性爱确是绝对化永恒化的。而且这种母性爱将我们平均导向永恒母亲——观世音菩萨永恒处于我们当中,引导我们走向永恒的净土。”所以,从正统佛教信仰的角度来看,观音被演绎为母亲是合情合理的。 从人性需求的角度来看,母性形象的观音维系着人们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

母性之爱从意识深处激发着活动主体的情感,使之产生一种对母亲的依恋。甚至成年男性在内心深处更易产生这种情结,因为外表刚强坚定的男性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着不同领域的苦难和压力,无处缓解的苦闷和与生俱来的“俄狄浦斯情结”使得男性也渴望母亲的慈爱。在普遍流行宗教信仰的古代社会,投靠在母性神案下是很多人的选择。观音的无限的慈悲和安详,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和保护感。所以,观音作为一尊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的神祇,被塑造成为母性神是人性的需求和选择。

另外一个问题是女性观音和母性观音之间的关系,当然二者的共性无需多说,母性观音本就是被包含在女性观音中的一个概念,这里需要区分的是年轻女性观音和年老母性观音之间的差别。比如在中国民间,虽然马郎妇观音、鱼篮观音、妙善等年轻女性观音相当流行,但是远远不及母性观音更受民众欢迎和信奉,民间普遍称观音为“娘娘”“奶娘”“老母”等,可见一斑。

首先,从中国社会来看,女性在中国同时具有正面与负面两种特质,妇女在中国家庭中同时具有离间与团结的两重性作用。作为年长母亲的形象第作为年轻女子的形象在中国社会中更具稳定性,更具正面力量。其次,古代社会有时会认为女人因性交与生产的原因而不洁,在中国社会母亲有着与妻子、少女等女性不同的属性特征,并为人们所称颂。

所以,虽然马郎妇、妙善都是坚持守贞的女子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但仍然远不及人们对观音母亲受崇拜和颂扬。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推动宗教信仰发展的力量在,人们切实需求尤其是内心深处那种深沉、强烈的需求远远大于喜爱的作用。所以,观音以母性形象出现,既是正统佛教观音信仰的合理发展,也是人类深层心理、真实情感的一种切实需求。而且在中国宗教信仰发展过程中,观音与众多女性神产生关联,并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民间极为重要的一位母性神。

观音母性形象的表现

观音的母性形象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早期女性观音多为年轻貌美的女子,后来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妪、贫婆、老尼等年长的妇女形象,这一点在中国流传的佛教造像艺术和感应故事中都有所体现。

在相关图像中观音年龄渐增的倾向也相当显着,“敦煌莫高窟出土年代从五胡十六国到元代的菩萨造像,有一项显着特征:年龄逐渐增长。从北魏到北周时的造像大多是纯洁、稚嫩的童女,表现菩萨的天真无邪。隋唐时期的菩萨像较前成熟,被刻画为体态丰满圆润而优雅的少女,因此观音菩萨一词在社会上成为妙龄少女的代称。到了宋元,菩萨像却演变为沉着练达的已婚妇女像,特别在破帽观音出现时,这位菩萨的造像就完全变为老妪了。到了明清,民间甚至称她为‘观音老母’。”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