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闪光的哈萨维 uc「小波特反击勇士」

时间:2024-01-22 08:21:03 来源:搜狐

几经波折,多次跳票的《闪光的哈萨维》还是没能在国内的院线大规模上映,但好消息是国内的视频网站很快就买下了电影的版权;坏消息是,你在视频网站上能看到的版本是特供的...

电影中的时间拉到了宇宙世纪UC105年——距离0093年的夏亚之乱已经过去了整整12年。在此期间内,地球联邦政府治下的政权更为牢固,但同时在其内部孵化出更多的特权阶层,统治机构也因此变得更为腐朽。

身为传奇舰长布莱德·诺亚(林有德)之子,甚至亲历过0093年战争的哈萨维,在这样的背景下,决心推翻腐朽的地球联邦统治。

光这短短数字的剧情梗概,就提及了高达宇宙世纪世界观的多个重要人物以及对其世界观内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这些内容对于高达忠实粉丝绝对是如数家珍,而对那些尚不熟悉高达世界观和相关作品的观众而言,则是晦涩之至。

这也是高达这个IP目前想要在商业开发上更进一步、拉拢新人入坑所面临的最大桎梏,即极高的入门门槛。说白了,观众越想要看懂后推出的高达作品,越要充分体会到其中的精神主旨,就得去做越多的功课。

高达,尤其是宇宙世纪这一主线世界观下的时间线宏大而复杂,人物繁多,格外重视对政治的探讨。

多年的积累,多部作品不同视角下的战争描写,支撑起拥有充分解读空间和历史沉淀的“高达内核”。过度解读而言,人物、机体还有作为对立方的宇宙殖民卫星和地球联邦,都能或多或少在人类历史中找到现实原型在作品中的投射。这就决定了高达系列本身不适合为了拓展受众群体,依照“泛娱乐化”的模式来进行制作。

因此,《闪光的哈萨维》应该也必须是一部核心粉丝向的电影。这其中也透露出万代的思路:对于拓展高达的受众亦或是卖胶等商业目的,交给那些子供向或者支线世界观下的动画就好。但真正决定高达商业价值基础和生命力存续的,还是UC世界观的作品。这是重中之重,需格外谨慎,绝对不能让最忠诚同时也是最挑剔的那部分粉丝不满。

《闪光的哈萨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时代的交接感。那些闻名遐迩,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或归隐或远去。地球圈持续腐朽,旧矛盾亟待解决,而新矛盾又催生不断。这是UC105年,科技持续进步,宇宙世纪已经过去了整整100年。

但还不等观众对发出沧海桑田的感慨,电影很快便聚焦在哈萨维的人物角色上。将影片的主要矛盾,内化为哈萨维本人的内在矛盾加以演绎。本片的剧情也主要是围绕在哈萨维身上的多重矛盾加以推动的。

哈萨维身上有着夏亚的浪漫因子和领导气质,也对夏亚意图摧毁地球联邦的政治主张表示认同。但其身上的理性,沉稳,抽丝剥茧的冷静性格又分明与阿姆罗格外相像。其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质在人物内部形成了对立统一。因此很难简单说他是夏亚遗志的继承者,亦或是阿姆罗那样单纯的英雄。此乃第一层矛盾。

无论哈萨维在遥控指挥其所领导组织展开行动时,还是在少有的闲暇时,从来没有停止过对自己内心的诘问:这样做到底是否是对的?按说作为统帅,更应该认同并坚决贯彻我方的理念、意志及方针。但哈萨维从来没有停止过自身“格物致知”的精神,问自己,问他人,甚至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个事不关己的第三者,继续追问。他颇不认同自身所一手主导实施的“恐怖主义”,但这是为了实现更高的目的不得已而为之地下下策。这样超乎寻常甚至是必要性的理性,最后在感性层面给哈萨维带来了莫大的痛苦。

而本片作为系列的第一部,除了介绍世界观,更重要的是还交待了哈萨维作为一方领袖的成长。作为组织无可替代的领袖,哈萨维在影片后半段理清了自身的犹豫,认清了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对内领导组织,对外践行意志。而作为象征,他也重复了历代高达主角的宿命:登上机体,成为一名真正的高达驾驶员。

除了哈萨维自身所包含的矛盾,琪琪、凯奈斯、哈萨维之间的三角关系也是影片着重刻画之处。

琪琪是一个富有魅力及危险性的女性,其一来就展现出在分别与哈萨维和与凯奈斯周旋时的不同之处,主动而魅惑,狡黠和示弱。她在二人间的摇摆不定更是复刻了当年阿姆罗、夏亚、拉拉间的那段“三角关系”。很明显琪琪的左右逢源已经深深触动了哈萨维内心讳莫如深的那根刺(杀死葵司)。虽然很多内容都还需进一步交代,但对女性情感层面的争夺,哈萨维与凯奈斯不同立场下的对立都将是《闪光的哈萨维》后续的关键矛盾所在。

新人类与旧人类之间的族群认同,是高达宇宙世纪的恒久主题。对于这一点,电影尚未集中展现。且值得嘉奖的是,影片去除了以往高达所一直被诟病的,对新人类精神力“神棍化”的表现。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小小瑕疵,就是影片末尾柯西高达与佩涅罗佩的遭遇战中,双方所使用的精神感应导弹的表现力略有折扣,看上去似乎与普通的全弹发射无所区别。

在高达的世界观里,由于米诺夫斯基粒子的散布,人类所有的制导武器都是无法使用的(所以才由得这些笨重的大铁块来回嘚瑟)。故精神感应导弹实则是浮游炮的进阶武器,是人类科技的最新结晶。这也算是对哈萨维新人类能力的展现。

影片还有一些不太明显却值得咀嚼的暗线。当属下告知有一些打着马夫蒂旗号的散兵游勇主动向组织示好请求“招安”时,哈萨维不以为然。这一方面表现出“马夫蒂”这一名讳已经有了犹如夏亚那样的,在日后为一种理念加以冠名、成为某种象征的潜力。同时,哈萨维的反应基本等于是放弃了“群众斗争”的路线,十分看不上这些“散兵游勇”。这是典型富野由悠季的思维,以及他们那辈日本人关于“革命”理解的体现,如富野由悠季、大友克洋,由于年少时经历过轰轰烈烈最后又偃旗息鼓的安保运动,对于“群众”总是抱有保守及警惕。

哈萨维行棋险招也要获取,到后来如愿坐上柯西高达,充分展现出对这台军武的重视。从开回高达后整个组织上上下下的信心来看,似乎也是二战后期日本“超级武器”情结地再现(建造大和号)。似乎只要有一台超武,就能力挽狂澜,通过不断建立局部战术优势,就能最终达到战略优势。不知这一点,是否会为哈萨维的最终结局埋下伏笔。

影片中有表现出哈萨维浏览有夏亚相关信息的网页,似乎在暗示一种精神、理念上的传承。但除了所采用的手段都同样极端外,二者理念实则毫无共同之处。夏亚终其一生,始终背负着吉翁戴肯之子的名号,也为其所累。他的主要诉求,就是建立有利于新人类的身份认同。为此他不惜逼迫所有人类上地球,想从实质上消灭所有定居在地球的旧人类族群——大家都成了新人类,就也不存在身份认同层面上的困难了——所以夏亚过于理想主义又很激进鲁莽。

而从目前影片给出的信息来看,哈萨维似乎无意拘泥于自身的身份认同问题。他从身份的条条框框中跳出来,目的是消灭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腐朽体制,建立起一个适合“所有人”(包括新人类和旧人类在内)居住的地球圈。所以虽然都是意在摧毁地球联邦,但哈萨维与夏亚二人的政治诉求截然不同,哈萨维在格局上也明显要高于夏亚。

当然,从小说结局来看,哈萨维对于体制的力量有所低估,对于其运行机制的理解也显然不够,最终酿成了其个人的悲剧。这里也很期待整个影片系列后续对于这方面的展现和解答。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