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2016年的恐怖片「北京疫情很诡异」

时间:2023-12-18 08:18:08 来源:搜狐

对众多恐怖片粉丝来说,2016绝对是令人大呼过瘾的一年,与往年鲜有几部出彩作品的情况不同,在过去一年里涌现了多部题材新颖、质量过硬的恐怖电影。其中既有票房成绩亮眼的商业力作,也有收获好评无数的独立佳片。知名导演的纷纷回归与新秀导演的快速崛起成为了2016年恐怖片爆发的关键。另外,与往年欧美恐怖片一枝独秀的情形相比,今年亚洲恐怖片也强势复苏,佳作不断,令影迷们大饱眼福。

下面,我们将奉上2016全球恐怖片的全面回忆录,梳理本年度最不容错过的恐怖类型代表作。

新老IP上演续集大战,“招魂2”出马统领江湖

续集大战向来是恐怖片市场每年都会上演的传统戏码,虽然今年由于《招魂2》的问世而显得非常没有悬念,不过随着《电锯惊魂》、《德州电锯杀人狂》等众多经典系列的重启,未来几年的恐怖片续集将呈现新老IP对决的态势,但如果仅从今年提前预演的结果来看,以“招魂”为代表的新兴热门IP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老品牌风光不再,重启系列多失利

去年随着《鬼影实录》系列的完结(当然,片方可能随时自己打脸),眼看恐影界俨然快无老牌系列撑场面,电影厂商们放佛早有预谋一般,纷纷把魔爪伸向了已经多年未再出续集的老牌系列进行翻拍或重启。然而光从今年问世的几部成品来看只能说是质量堪忧,多部本来计划于今年上映的老片续集如《午夜凶铃3》、《鬼哭神嚎:觉醒》档期更是一拖再拖,最终均延期至2017年上映。

等待18年的终结——《鬼追人5》

由恐怖大师丹·卡斯卡拉里一手打造的《鬼追人》四部曲虽然不算典型的热门系列,但却是许多骨灰级影迷心中的小众经典,片中的大反派“高人”更是恐影史上最著名的角色之一。

《鬼追人5》作为该系列的终结篇距离1998年的第四部已经过了足足18年之久,虽然第五部的剧本依旧由卡斯卡拉里亲手打造,并且邀请到了前几部的主要演员悉数回归,然而“情怀”并不能拯救这部电影,反而成了它唯一的遮羞布。

首先,最令人不解的是新续集导演启用的是一名毫无恐怖片经验的动画导演,而片中也确实使用了大量的CGI动画,可惜它们却使影片画面显得极为廉价。而剧情方面,早在《鬼追人4》时就已经颓势尽显,故事发展到第五集不仅未能挽回局面反而离谱的更加彻底。令人唏嘘的是,该系列的灵魂人物——“高人”扮演者Angus Scrimm已于今年年初去世,作为他的银幕遗作,本片并没能给这套经典系列画下一个完美的句点。

时隔16年的重启——《布莱尔女巫》

1999年的《布莱尔女巫》曾用区区6万美金成本创造了近2.5亿美元的票房神话,而且还开创了后来大为流行的伪纪录恐怖片风潮,可惜它的续集《布莱尔女巫2:影子之书》却没能继续延续票房神话,而2003年随着原发行公司艺匠娱乐被狮门影业收购,这部经典之作一经搁置就是整整16年。曾经在恐怖片领域成果丰硕的狮门近几年在投资大制作纷纷失败之后,终于痛定思痛,不仅开始重启“电锯”系列,还翻出了“布莱尔”这样的压箱底之作,遗憾的是,这部时隔17年的重启作依然以扑街收场。

影片的制作成本虽只有500万,但全球仅4000多万的票房成绩着实不佳。其实与第二部相比,重启版“布莱尔”的幕后阵容非常靠谱,原版导演担当监制,新导演选择了因《你是下一个》成功上位的新秀代表亚当·温加德。

在吸取了第二部走常规化拍摄风格的失败经验后,该作再度回归伪纪录风格,与原版只在结尾有点“干货”的方式不同,温加德已经竭尽全力的在全片制造了多个符合现代观众审美的惊吓点,在气氛的把控上也绝不逊于原作。在今年并没有多少大热伪纪录恐怖片的情况下,本片的票房失利确实有些意外,这也不得不让人感叹老品牌的昨日风光如今也无法成为票房良药。

环球影业反戈一击,热门IP根基渐稳

近几年,重新开发“怪物系列”的环球公司在连续吃了《狼人》与《德古拉元年》的大亏后发现曾让自己发家的怪物题材在削弱了恐怖元素变身A级制作的大片后反而没能吸引更多观众。聪明的环球很快就吸取了教训,迅速与当今最火的恐怖电影制造厂“Blumhouse”达成合作,接连推出多部小成本恐怖片,其中《人类清除计划》、《死亡占卜》都顺利形成系列并于今年先后推出续集。

最会讨巧的续篇——《人类清除计划3》

2016年对美国人而言最重要的事件自然是总统大选,“人类3”也非常的应景地选择了“大选之年”这一主题,生生让电影从一个乌托邦背景下发生的虐杀游戏发展到了政治斗争的“高度”上,在第二部中为了报复参与“清除”的男主角摇身成为了总统候选人的保镖,而这名立志要废除清除计划的女政客自然也成为了当权派的首要“清除”对象。

虽然这部续集评价依然负面居多,但你必须佩服该系列的御用导演詹姆斯·德莫纳克。他逐部扩大格局的构思显然成为了电影的成功法门,本片在第一部时还只是简单的室内惊悚戏,第二部直接变成城市追杀战,来到第三部更是直接抱上了总统选举的大腿。这不仅让主角与政府雇佣兵直接对峙、还有各种革民军乱入。

尽管主题的设定越来越溜,但影片呈现的效果却很糟糕。从女候选人被追杀开始更像是一部老套的枪战、动作片,各种“政治口号”甚至比“恐怖虐杀”的成分还要多,只有影片结尾那段癫狂的教堂戏还有那么点邪教恐怖片的看头。

口碑的绝地逆袭——《死亡占卜2》

作为一部烂番茄新鲜度仅7%的大烂片,虽然《死亡占卜》首部在2014年收获了过亿的全球票房,但是口碑如此之差,续集难免不会被人看好。不过“占卜2”启用的新导演迈克·弗拉纳根却打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翻身仗,影片自上映开始好评不断,烂番茄新鲜度高达82%,Metascore 65分的成绩更是与《招魂2》齐平。

虽然“占卜1”只是最典型的青春类恐怖片,但是近年来市场上像《死神来了》这样以俊男靓女为主角、面向年轻观众的恐怖片其实并不多,因此它的票房成功并不偶然,只是糟糕的口碑很难让续集吸引观众。而接下了烫手山芋的弗拉纳根并没有继续沿用之前的“青春路线”,而是充分运用复古元素为影片打造了一部前传。

其实,首部中关于占卜板恶灵起源的信息只有寥寥几句,但弗拉纳根却尽力扩充了整个故事脉络,单亲妈妈、假灵媒等设定使人物和情节并没有局限于首部,而片中女孩被附身后的可怖行径与诡异笑容也是他在《鬼遮眼》时就已经展现过的擅长伎俩。单从前传角度而言,本片至少比《安娜贝尔》、《潜伏3》良心多了。

“招魂2”万众期待,温子仁套路够深

2013年对于温子仁来说可能是最为风光的一年,当时他一口气推出了《招魂》和《潜伏2》两部恐怖大作。特别是《招魂》,不仅征服了众多影评人,还席卷了全球3亿多美元票房。自此之后,温导自然也拥有了更多拍摄高预算大片的机会。因此,当他能够在拍完《速度与激情7》这样的大作后还能重回恐怖片对所有影迷来说都是一份巨大的惊喜,而《招魂2》自然也成为了今年最让人翘首以盼的恐怖大餐。虽然这部高人气续集在口碑和票房上继续延续了第一部的神话,但我们认为本片所呈现的效果并不能叫人百分百满意。

如果说“占卜2”是把一部不及格的作品提高到了中等水平,那“招魂2”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不进反退。剧情方面,影片讲述的依旧是沃伦夫妇为了拯救受苦大众再度斩妖除魔的超自然故事,题材则取自“阿米蒂维尔”和“恩菲尔德”这两起著名灵异事件。虽然对鬼屋、驱魔类题材来说,情节上已经很难玩出新意,但温子仁依旧凭借出色的技巧安排了十分密集的吓人桥段,出色的音效与镜头运用也保持了他的一贯水准,因此影片在制作层面上依然是一流恐怖片水准。

可是,虽然片中大部分吓人桥段都行之有效,但有些设计却难免有过度之嫌。比如片中的灵异现象不仅花样繁多,还能在警察、记者甚至邻居家里随意出现,堂而皇之的轮番轰炸反而让人视觉疲劳,并且缺少了恐怖类型中一种专属于个人的紧张和孤独氛围,剧情中“驼背人”以实体形象出现在家人面前的段落,强烈的CG效果不仅不令人恐怖,甚至还有几分廉价。

温子仁

然而撇开影片的这些缺陷不谈,温子仁自始至终为开发续集铺路的手段依旧高明,在第一部成功捧红了吉祥物“安娜贝尔”之后,续集又整出了个“玛丽莲·曼森”版修女。但与第一部中鬼娃娃只起到画龙点睛作用不同的是,温子仁这次却直接让“修女”与主线剧情挂了钩,因此在结尾处弄了一个说服力并不强的反转。

其实“修女”这一角色原先并不在影片内,但温导却在影片上映前三个月突然决定通过补拍的方式引入这一角色。虽然强行让其与剧情接轨的方式还是略显生硬,但“修女”的确成为了整部影片中观众印象最深的记忆点,而以它为原型的影片也早已提上日程,即将成为“招魂”的新衍生系列。温子仁通过一部《招魂》,不仅打造了吸金力极强的本体系列,还顺利开发出了“安娜贝尔”、“修女”两套衍生片,只能说这些年大家走过最深的路还是温导的套路。

原创恐怖片票房发威,小众独立佳作品质高

虽然《招魂2》等热门IP续集总是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但优秀的原创类恐怖片依然是今年最大的亮点。在商业片领域,虽然上半年烂片居多,但从暑期档开始,《鲨滩》、《关灯以后》、《屏住呼吸》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全球票房均突破1亿美元。

独立片方面,新秀导演人才辈出、各大电影节上也是佳作不断,除了有《女巫》、《阴影之下》这样的高分神作相继问世,像《生吃》、《尸检无名女尸》等尚未全面公映的高口碑佳作也成为了明年最佳恐怖片的种子选手。

商业与文艺界的烂片的代表

一流团队打造的三流商业片——《黑暗》

上半年的好莱坞恐怖片烂片云集,比如《自杀森林》、《亡界之门》都让人十分失望,而其中最不可原谅的当属这部《黑暗》。本片由“Blumhouse”公司全程制作CEO杰森·布朗姆亲自担任制片人,导演是打造过《狼溪》系列的澳洲名导克瑞格·麦克林恩,主要角色也是由凯文·贝肯、拉妲·米契尔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戏骨担任。就是这样一部拥有A级制作团队的恐怖片,呈现出的效果简直差到匪夷所思。

影片中一位患有自闭症的男孩在家人度假期间,从当地的一处洞穴内拾到了几块刻有奇怪图腾的石头,而这几块石头随后给他的家人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可怕影响。虽然影片有着神秘的印第安传说作噱头,但白开水般的叙事很难让人进入恐怖节奏,就连片中唯一可怕的“黑手印”也早在预告片里看过了。

作为擅长拍摄变态杀手风格的麦克林恩显然对超自然题材有些水土不服,而作为当今最厉害的恐怖片公司,“Blumhouse”今年的原创片战绩十分不佳,《幻象》、《面纱》都是接连扑街,只有靠“人类3”、“占卜2”这样的大热续集才挽回了些许面子。

不合格的“文艺恐怖”大作——《霓虹恶魔》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除了各种文艺片备受期待,很多画风不一样影片——比如《哭声》、《釜山行》也得到了很多影迷的关注。不过,主竞赛单元一部骨骼清奇的《霓虹恶魔》还是不免让人发出一句“WTF”的感叹。

导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当年的《亡命驾驶》就曾经提名过金棕榈,这位个人风格本来就很突出的导演这次在《霓虹》里玩得更加忘我。影片结合了各种大胆前卫的元素,除了迷幻的电子乐、前卫的时尚秀以及五光十色的摄影,还有奸尸、食人、吐眼珠这样的另类恐怖元素。

但就在这样饱满的形式包装下,影片的故事却中二到了极点。剧情所要表达的观点非常简单粗暴,与华丽浓烈的影像风格相比显得极为幼稚。导演在拥有最牛逼技术的前提下却连最基本的人物都塑造不丰满,艾利·范宁妹子虽然够乖巧清纯,但与影片中倾倒众生的缪斯形象还是极为不符。整部电影更像是导演一次自恋的个人能力展示,传达的是“老子故事说得再弱,你们不还是得承认我很美”。

非典型“续集”排排座

用“伪续集”说“新故事”——《科洛弗道10号》

2008年的《科洛弗档案》一直是众多科幻影迷心中最期盼出续集的神作,在等待了长达8年之际,今年1月份一支病毒式预告突然空降网络,制作人J·J·艾布拉姆斯的大名以及含有“科洛弗”字眼的片名不禁让很多人兴奋欢呼,认定它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科洛弗档案2》。

然而,这次艾布拉姆斯又是利用出色的营销战术涮了一把观众,但很多被“骗”进戏院的影迷却感受到了一份独特的惊喜。虽然“10号”的剧情与“科洛弗”并无太大关系,但它的确是一部情节紧张、充满悬念和反转的好电影。电影中突然遭遇车祸的女主角醒来却发现自己被囚禁在了一间地下室中,而囚禁她的人告诉她外面的世界已遭受不明攻击......

剧情在进展中不断抛给观众信息,需要你跟随主角一起判别真伪,在你即将认定事实后,又突然进行反转。虽然情节大部分都发生在室内,但新人导演丹·特拉亨伯格却出色的将悬疑、恐怖和科幻元素都包含在了影片当中,使故事的进展过程充满惊喜,而艾布拉姆斯以“伪续集”呈现“新故事”的营销方式也堪称神助攻。

德国人整出的好莱坞“续集”——《好友请求》

去年凭借一块笔记本屏幕就演完整个故事的《解除好友》以其独特的拍摄风格,配合热门的社交网络题材得到了很多年轻观众的喜爱,而今年的《好友请求》再次集结一帮青年男女上演了一场网络惊魂记:女主角莎拉因在社交网络上删除了一位病态般迷恋自己的古怪女同学而导致对方自杀,自此噩梦不断上演,身边的好友也一个个离奇死去,而且她的个人主页还不断上传被害者的死亡视频,愤怒的网友们也开始对她进行疯狂攻击。

大同小异的主题设定再加上诱导性十足的片名,使很多人都把它当做了《解除好友》的姊妹篇。有趣的是,本片的演员阵容虽然都是英美影视剧里的熟面孔,而且还是全英文对白,但实际上该片的幕后班底均来自德国,它的德国版片名甚至直接也叫"解除好友"(Unfriend)。虽然从表面来看,本片都像是一部跟风的山寨续集,但从完成度来看,本片的制作水平并不亚于任何一部好莱坞标准的青春恐怖片,虽然它的拍摄风格并不像“解除好友”一样新潮,但是剧情中把传统巫术、诅咒题材与现代网络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也颇有新意。

抢滩内地市场的好莱坞恐怖片

“假灵异”内地观众难买账——《灵偶契约》

多年来,欧美恐怖片能引进内地的情况可以说寥寥无几,而今年却有连续两部电影成了例外,其中之一就是《灵偶契约》。本片讲述的是一位来到英国的某郊区的年轻女孩接受一对老夫妇的聘请担任他们小儿子的保姆职位,但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们的孩子不是人,而是一具制作精致的陶瓷人偶。

有趣的是这部典型的西方式恐怖片,投资方之一竟然是我国的华谊兄弟影业,而影片于4月份顺利在内地上映,并号称一刀未剪。如此灵异味十足的题材能登陆内地戏院其实相当具有噱头,可本片的内地票房却仅有一千多万。归其原因,笔者认为经验丰富的内地观众早已猜到影片既然能在国内过审,那十有八九是“伪灵异”片,而影片也的确如此。

虽然前半部分“灵偶”的装神弄鬼还尚算有趣,但结尾谜底的揭晓还是略显仓促和老套,其设计也与14年的《足不出户》过于相像。从导演威廉·布伦特·贝尔以往的作品《生存游戏》、《心中的恶魔》来看,其风格一贯工整而克制,挑不出大毛病,但往往缺少让人惊喜的爆点。“灵偶”传统、平稳的叙事手法对很多喜爱“吓一跳”风格的观众来说也少了一份吸引力。

“真女神”智勇双全易吸金——《鲨滩》

今年从主流商业片回归恐怖片的导演除了温子仁,最令人惊喜的想必就是佐米·希尔拉了。这家伙自拍完《孤儿怨》后就一直捆绑连姆·尼森大叔走犯罪动作片套路,此番回归,希尔拉搭档“女神”级演员布蕾克·莱弗利上演了一出励志版“大白鲨”,而本片和“灵偶”一样成为了今年第二部在内地上映的好莱坞恐怖片。

虽然影片致敬的是《大白鲨》这样的经典,但希尔拉这次却没有像“蜡像馆”那样过度依赖血腥和残肢吓人,影片利用隔绝的环境设定、紧张的心理压迫给观众带去恐怖和刺激感。导演用极短的开场就清楚交待了主角的医学背景和丧母心结,很快就进入主题,在简单的场景里制造了很多不亚于大片级的惊险时刻。

被困于海上同鲨鱼周旋的女主角也不像传统恐怖片里的女性角色一样蠢,当她遭遇鲨鱼袭击,无论是处理伤口时的冷静,还是设法逃生的各种决策都传达出了一种聪明、积极的态度,影片的结局励志鸡汤味浓厚,阳光的主旨想必也是本片在内地顺利过审的重要原因,它的内地成绩也证明了自身品质,1.01亿的票房远远超过了之前的《灵偶契约》。

恐怖界的年度劳模——迈克·弗拉纳根

今年的恐怖片导演中迈克·弗拉纳根可能是最不应该被遗忘的一位,两年前因《鬼遮眼》一战成名的他在今年不仅用《死亡占卜2》挽救了首部极差的口碑,还接连推出了《梦醒之前》、《无声夜》两部作品,而一年三部热门恐怖片的骄人战绩也让他成为了今年恐影界最当之无愧的劳模。

导演迈克·弗拉纳根

当梦境照进现实——《梦醒之前》

从《第六感》里的奥斯蒙到《捉迷藏》中的范宁,几乎每个时代的超级童星好像都至少出演过一部恐怖片,去年靠《房间》大红大紫的雅各布·特瑞布雷一样不能免俗,今年连续出演了《梦醒之前》和《禁闭》。“梦醒”中,一对中年丧子的夫妻领养了雅各布饰演的科迪作为养子,他们很快就发现孩子身上具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他可以让梦境里的事物在现实中显现,但这种情况一旦在噩梦时发生,可怕的危险就会降临...

从《鬼遮眼》到《死亡占卜2》,弗拉纳根擅长超自然类题材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梦醒"最大的不同是导演一改往日作品里始终贯彻的阴暗、邪恶主题以及主角往往不得善终的结局。虽然电影中依然有梦境演化出食人恶魔这样的恐怖元素,但电影讲述的却是关于“母爱”的温暖主题,就连结局也有如童话般温暖。

虽然它的核心价值观很讨人喜欢,但弗拉纳根仿佛也因此被束住了手脚,影片既没有《鬼遮眼》或同类题材《巴巴杜》里那样的吊诡气氛,核心反派又不像《死亡占卜2》里的女孩那样邪恶骇人;因此对于恐怖片类型来说它的效果实在有些不温不火,更像是一部“家庭恐怖”与“亲情魔幻”的矛盾混合体。

化简单为不简单——《无声夜》

《无声夜》这部作品从某些方面来说和《鲨滩》有点像,都是关于一个女人孤独的求生之旅,只不过后者对付的是鲨鱼,而本片里的女子面对的是一个没有理由、仅凭快感作恶的杀人魔。但最要命的是,本片中的受害者是一个聋哑人。

从《螺旋楼梯》到《无声言证》,让“哑女”陷入危难的题材并不是第一次登上银幕,其目的无外乎是让她们在遭遇凶险的同时因自身缺陷再多一重困难。在本片中,弗拉纳根摆脱了以往拍摄灵异片缓慢平稳的叙事风格,用急转直下的情节和紧张的气氛制造了一出戏剧效果十足的密室追杀戏。虽然生理上的缺陷为女主角带去不少麻烦,但她依然会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与凶犯斗智斗勇,例如拥有作家身份的她通过脑洞预演的方式来判断下一步行动的情节设计就十分新鲜有趣。

影片故事简洁直白,概括来说就是哑女如何躲避暴徒的追杀,全片只出现过五个角色。但这种看似简单的剧情反而是最难拍也最见导演功力的。在没有所谓的复杂主题和思想内涵所挖的情况下,导演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制造紧张气氛和惊险效果,而本片显然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

新秀导演打造暑期档两大热门原创作

今年北美最热门的恐怖片都集中在了暑期档上映,除了《招魂2》《人类清除计划3》这样的大热IP继续攻城掠地,两位新秀导演还贡献了本年度必看的两部热门恐怖大作。它们在上映之前就在网络上收获了极高的关注度,而之后的票房和口碑也都一路飘红,两位年轻导演的身后更是分别有大师坐镇。

恶魔现身在《关灯以后》

《关灯以后》虽然是导演大卫·F·桑德伯格的处女作,但本片同《母侵》一样都是由同名短片演变而来,而桑德伯格早先就通过一系列恐怖短片在网络为人熟知,“关灯”更是其最热门的作品。慧眼识英雄的温子仁很快就发现并挖掘了这位人才,不仅亲自担任监制,还放心的把《安娜贝尔》的续集也交给了这位新人。

影片中必须待在亮光下才能躲避恶灵的创意其实并非首创,早期的《黑暗降临》、《噩梦缠身》也都运用过这一设定,但是桑德伯格却把这一创意发挥出了惊吓度满分的效果。由于本片是由短片演化而来,编剧就必须把原本的“小段子”扩充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有着特殊皮肤病的怪异女孩惨死多年后缠上了女主角那患有精神疾病的老妈”这种传统的怨灵题材,老套的因果论虽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典型的好莱坞式情节反而使电影丧失了原版短片中恶灵没有来由、突然出现在家中的惊悚效果。好在影片情节自“停电”开始突然节奏变快,各种吓人的爆点也打得快、狠、准,手摇式电筒、蜡烛以及紫外线等不同光源的轮番运用也让影片增色不少。

想活命切记《屏住呼吸》

同桑德伯格一样,“呼吸”的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最早也是由短片起家,09年他用300美元拍出的短片《恐怖发作》使他获得了山姆·雷米的赏识,而他的第一部长片正是翻拍版《鬼玩人》。蛰伏三年,阿尔瓦雷兹再度与“鬼玩人”老班底——女主简·莱维、制片人山姆·雷米合作,而这部《屏住呼吸》也被阿尔瓦雷兹誉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影片不仅连续两周坐上票房第一宝座,更是得到了影评人的一致好评,有媒体甚至称它为“20年来最好的恐怖片”。

其实影片的剧情并不复杂:三个不谙世事的小蟊贼企图从一位盲眼退伍老兵家大捞一笔,但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才是猎物。而这一设定也有点反转版《无声夜》的意味。但导演最牛逼之处就在于早在预告片推出时就将“反杀梗”这一反转设定告诉给了观众,但他却能让你在明知道剧情走向的前提下依然会紧张流汗。

情节从三人组潜入屋内开始,导演上来就是一段极为惊艳的长镜头,随后很快便直入主题,后半程几乎全被惊险刺激的追杀戏所占满,而且几乎都局限在室内场景。惊心动魄的情节以及密不透风的压迫感的确会让观众与片中角色们一起屏住呼吸。

圣丹斯电影节走出的独立神作

电影节向来是独立电影发酵口碑、积攒人气的最佳途径,在今年众多的独立恐怖片中《女巫》和《阴影之下》绝对是不可不提的神作,这两部影片不仅都是从圣丹斯电影节一战成名,而且还分别是各自导演的处女作。

既不能祈求于上帝,倒不如飞升成《女巫》

《女巫》同它的副标题一样来源于新英格兰传说,导演罗伯特·艾格斯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把全片核心都着重于“女巫”元素,而是让观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对人性以及宗教的思考,就如同原版片名中女巫的首写字母从W变成了两个V的组合,而这也使得影片有了更多的解读空间。

仅从剧情来看,片中一家人表面上是从女巫偷走婴儿后才渐生嫌隙,但实际上从他们搬离种植园开始恶就已经开始悄然滋生。一意孤行使家人陷入困苦的自傲父亲;脱离富庶生活只会自怜自艾的母亲除了虔诚的向上帝祈祷外,根本无任何用武之地,这也使得家庭里的孩子成了邪恶最先侵蚀的对象:成为祭祀品的婴儿;受欲望折磨的大儿子;以及被恶魔化身的黑羊所挑唆的双胞胎兄妹;女巫的前三次出现分别暗示着他们的消亡。

而片中最重要的角色——大女儿托马辛,也逐渐成为了家人特别是母亲的指责对象,这和猎杀女巫运动时期人们总是将女性视为邪恶根源一样,使托马辛成为了“被女巫”的代表,但是当她最终与恶魔订下契约,夜晚同林中众女巫一起飞升时,神情里展现的确是从未有过的自由和欢愉。

巨灵乘狂风袭来,灵魂陷《阴影之下》

《阴影之下》同《女巫》一样,虽然表面都是超自然题材,但更注重得是现实层面的表达。这部由英籍伊朗裔导演巴巴克安尼瓦瑞指导、并代表英国角逐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带观众走进80年代两伊战争期间一对伊朗母女的生活,她们不仅要面对随时发动的炮火,还要面对传说中可怕的巨灵。

影片中的“巨灵”源于伊斯兰教神话,它因恐惧和焦虑出现,随风传播痛苦。而片中战争与社会对女性的双重压迫最终使“巨灵”从虚幻变为现实。情节从炮弹落入楼上邻居家开始,战争的阴影就一直笼罩在母女二人头顶,而风也透过炮火摧残的房屋缝隙肆意侵袭。

除了战火对生命的直接威胁,片中母亲的女性身份也在时时刻刻遭受压迫与社会的不认同。她是一位知识分子,因参与政治运动被剥夺学业;她不信鬼神,在家中甚至不穿头巾长袍。而片中的“巨灵”正是以一条隐喻深刻的“头巾”形象所出现。在结局里,母女二人虽然暂时逃离了公寓,但片尾处母女丢下的玩具熊身体以及那本医学书,不仅象征着童年与梦想的双重缺失,还契合了片中“一旦巨灵拿走你的私人物品就永远无法脱身”的隐喻,其实只要战争和社会偏见永不结束,阴影又何以消散呢?

娱乐至“死”的虐杀盛宴

如果要问今年的恐影有什么遗憾的话,笔者认为近几年在超自然题材恐怖片当道的情况下,单纯以杀戮与血浆为乐的恐怖片真是越来越少了,不过今的年独立片领域倒是有两部作品充满了“娱乐”情怀,将虐杀片玩出了不一样的效果。

工厂里的杀人游戏——《31》

1976年的万圣节、老旧的房车以及颗粒感十足的画面,影片从一开头就充满了罗布·赞比式的复古风味,而《31》也确实像极了嗑药版《千尸屋》。影片里的一帮倒霉鬼是一支终日游荡在外的嘉年华表演团,就在他们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旅途中突然遭遇袭击,活下来的幸存者则被迫关在一间巨大的工厂内展开一场名为“31”的逃生游戏。

本片并没有迎合主流审美,自《塞拉的领主》开始,罗布·赞比的风格也愈发不亲民。摇晃的画面、暴躁的配乐以及神叨的台词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更像是一支超长版MV,不过这并不妨碍电影独到的B级趣味。与以往类型片中主角们总是遭遇“单人模式”的杀人狂不同,故事里的几位受害者们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而是一帮各式各样的杀人魔,这也充满了一种闯关游戏般的趣味。

纳粹侏儒、链锯兄弟、阴阳萝莉各种不同性别不同体格的变态轮番上场,而最出彩的则当属“Doom-Head”这一角色。罗布赞比只在开头和结尾让其两次登场,但每次都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有一点杀人狂版“小丑”的味道,而理查德·布雷克的出色表演更是令影片如虎添翼。

精神病院里的真人秀——《恐慌运动》

深夜时分,一位刚被聘请在医院担当夜班守卫的中年男子发现尸袋里的尸体坐了起来...如果你刚看到看头,很可能会认为这又是一部发生在医院里的老套恐怖片。不过“恐吓运动”很快就打破了观众的固定思维,原来刚才发生的一切情节只是一个专门以恐怖桥段恶整普通人的节目组所制造的假象。

本片导演是来自澳大利亚的科林·凯恩斯与卡梅伦·凯恩斯兄弟组合,两人联手合作的首部电影《尸骨化肥》就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和恶搞精神引引发了不少影迷关注,此番来到《恐慌运动》二人风格也愈发成熟。除了拿亚洲女鬼、少女幽灵、精神病杀人狂等各种恐怖片常用桥段开涮,影片还利用情节的数次反转强烈讽刺了当今电视真人秀、综艺节目为了博收视、赚人气而节操尽失的各种行为。

片中的节目组从不顾潜在危险恶搞普通人,再到不惜拿自己人开刀,所谓的“恐吓运动”比的是谁更没下限,套路的结果终将被反套路。电影同时也反映了网络发达必将导致电视媒体没落的现实,片中从“恶搞”变成“真搞”的“面具怪胎”组织就像现如今各种网络直播平台上的主播和怪咖,个个都能豁得出去、人人都有娱乐至死的精神。

日韩佳作引领亚洲恐影,两地丧尸上演尖峰对决

近十几年来,亚洲恐怖片可以说一直是以日韩泰三国为代表。虽然华语片偶有《僵尸》、《尸忆》这样的佳作出现,但如果三位邻居不给力,亚洲恐影也只能是一潭死水。虽然今年以《带我回家》为代表的泰国恐怖片依然乏善可陈,但日韩两地却贡献了不少热门影片。

韩国的《哭声》、《釜山行》一路从戛纳火到国内,日本的《残秽》、《毛骨悚然》、《请叫我英雄》也依稀让观众看到了昔日恐怖片大国的风采。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内地FIRST青年影展上一部名为《中邪》的独立恐怖影片也引发了很多影评人的交口称赞,目前该作品已被腾讯影业买下,或许不久的将来就会与广大内地影迷见面。

回归传统的日式怪谈——《残秽》

近几年的日系恐怖片给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喜欢胡乱搭配搞怪猎奇元素,还总爱消费“午夜凶铃”与“咒怨”里的两大女神。因此,对于喜欢早期日式恐怖片风格的观众来说,《残秽 不可以住的房间》绝对算是对传统日式恐怖题材的一次精彩回归。

电影改编自小野不由美的同名小说,讲述了由竹内结子所饰演的“我”正撰写以普通人真实经历为蓝本的灵异小说,很多读者用信件向她讲述自己的灵异经历,其中一名女生在出租屋内的离奇遭遇逐渐引起了她的好奇。从剧情来看,影片处处可以看到“咒怨”与“午夜凶铃”式的诅咒逻辑与解谜型故事结构,这也是日系恐影最具代表性的经典设定。

除此之外,影片推进情节的方式也极具特色,但剧情利用大量被采访者的口述以及情景再现的方式,使剧情从一桩简单的鬼屋事件演变成为一段骇人悠久的历史。虽然它并不是以伪纪录的形式所呈现,但却极具真实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小野不由美的另一部灵异小说《鬼谈百景》被改编成了本片的联动电影。而本片中女主在自己灵异小说里找到的几桩相关灵异事件就收录在《鬼谈百景》这本书里,有兴趣的观众不妨也拜读下两本原著。

怪力乱神的烧脑鬼话——《哭声》

本片是导演罗泓轸时隔六年的回归之作,如果说之前的《追击者》和《黄海》是通过暴力血腥的镜头表象去揭露现实环境下的罪恶与残酷,那么充满了怪力乱神、宗教隐喻的《哭声》带给观众的感受显然要比前者晦涩复杂节很多。

导演在近两个半小时的片长内几乎运用了恐怖片领域所能呈现的所有元素:杀人、感染、中邪、巫术甚至还有僵尸。但是所有元素都服务故事本身,丝毫不显违和。除此之外,罗导还利用高超的剪辑和叙述性诡计般的技巧在剧情中设计了诸多暗示和陷阱,以至于很多观众看完全片后不仅一脸懵逼还和钟久一样陷入了最后那段终极选择困境。

有关影片的各种解读也成了很多人看完影片后第一时间搜寻和讨论的话题,虽然其中一些难免有过度解读之嫌,但对于导演来说,能够引发观众这样的思考和热议目的就已经达成。罗泓轸创作电影的动机是因为亲友的突然离世让他产生了人为何受难、为何成为受害者的疑问。对于人类来说,因为本身的局限,我们对于死亡、信仰的种种疑问和困惑就像对片中的日本人与无名女一样充满了矛盾与不解。影片只是是罗导丢出的“饵”,而困境的出口只能观众自己去找。

商业典范之作《釜山行》

作为韩国今年最受关注的商业大片,《釜山行》自今年戛纳一亮相,就保持着极高的话题度,而大卖156个国家的版权销售成绩也证明了它的炙手可热,影片最后不仅顺利成为韩国影史第14部千万人次大片,在泰国、香港等亚洲多个地区都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这部电影并不是韩国首次挑战丧尸题材,像早期的《突然有一天之黑暗森林》,《506号哨所》都涉猎过僵尸元素。但“釜山”的成功之处在于并没有单纯的走恐怖片套路,而是像《僵尸世界大战》那样把丧尸片拍出了灾难大片的范儿,而它所呈现的最终效果也的确不亚于《海云台》、《流感》这样的本土灾难经典。

导演延相昊虽然是从独立动画起家,但首次挑战商业题材却丝毫不显生疏。从场面来说,本片并没有像好莱坞大片那样滥用特效,所有情节基本都集中在车厢或车站等小范围空间里进行。但影片却非常聪明的借助手机、电视新闻等媒介成功营造出外界的恐慌氛围,然后再适时添加如军队尸变、僵尸扒车等钟头戏,大场面虽不多,但每段都契合在剧情的重要转折和高潮部分。电影100亿(不到6000万人民)韩元的制作费可以说每一分都花在了刀刃上。

除了一流的视觉效果,影片最打动人心的依然是对人性、人情的精彩刻画,四段不同的“关门”戏把灾难下的众生相演绎得极为动人,影片在保证了商业片娱乐性的前提下依然带给人感动与思考,即便它的表达有时难免过于直白和煽情,但还是成功地赚到了你我一把热泪。

废柴的“英雄”之旅《请叫我英雄》

改编自同名漫画的“英雄”与《釜山行》这样典型的商业大作相比画风显然有些另类。自带宅男与废柴双重属性的猥琐中年大叔;半人半尸、力大无穷却酷爱猫粮的萌妹子——众多角色设定无不体现着日漫文化的独特风格;“狗咬人”变“人咬狗”的新闻报道、“东京电视台只要不报道就还安全”的搞笑梗也处处传达着日式黑色幽默。

电影最“大片范”的场景可能都集中在了上半部那段城市戏中:镜头以男主角的视角展现了一个城市由街道的小范围骚动快速演变成整个人群恐慌的过程,代入感十分强烈。不过电影的后半部分却并没有朝更大的格局发展,主要情节反而是集中在一间大型购物商场内进行,这颇有向《活死人黎明》致敬的意味。

故事里的铃木英雄与传统大片里带有强烈个人英雄主义光环的主角也截然不同,虽然影片从一开始就不遗余力的塑造他的废柴形象,但观众都以为僵尸爆发后拥有强力武器的他会像片名那样“雄起”,可情节却不按常理出牌始终都让男主保持废柴本色,还安排他因害怕躲在柜子里幻想自己被各种花式咬死的搞笑情节。

正当观众快要失去耐心时,结尾却来了一个180度的转弯,直到电影第100分钟后才开了第一枪的“废柴英雄”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大逆袭。先抑后扬的设计非常符合日本漫画的热血精神,而“跳高僵尸”这样的boss设定甚至还颇有几分《进击的巨人》里“奇行种”般的独特趣味。

年度遗珠

除了上述影片,今年还有以下10部作品值得推荐,当中有些因篇幅所限未能详细赘述;有些只在电影节短暂亮相,还未完全公映。权当备看片单,仅供参考。

1、《中邪》

2、《一路向南》Southbound

3、《吾母之眼》The Eyes of My Mother

4、《摩根》Morgan

5、《宠物》Pet

6、《大门之外》Beyond the Gates

7、《天赐之女》(The Girl with All the Gifts)

8、《生吃》 Grave

9、《尸检无名女尸》The Autopsy of Jane Doe

10、《贝尔科实验》(The Belko Experiment)

作者:酱油小圆子

时光网出品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时光网

点击

阅读原文查看推荐文章

科幻片《异形:契约》首曝中文预告

宇航员接连惨死血浆四溅 抱脸虫破肚虫悉数亮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