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河南一景区拍卖「重建金州城」

时间:2023-06-09 14:48:46 来源:搜狐

不到丽京门,枉来洛阳城!这副悬挂于丽景门城楼的十字楹联,如此简单直白,却也如此铿锵有力。很显然,对于千年古都洛阳城来说,丽景门早已成为一处不可或缺的文化地标。

在历史上,洛阳城曾先后建造过两座丽景门,分别存在于隋唐时期与金元明清时期。这两座丽景门虽然同名,但并非同一座城门。

据《唐两京城防考》记载:“东都皇城西面有两门,南曰丽景门,北曰宣辉门。”丽景,意为明丽的日光。南朝齐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别赋》中写道“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

隋唐时期的丽景门,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也称“新开门”,是隋唐东都洛阳皇城的西南门,位于今天洛阳应天门遗址西南方。

相传,门内筑有丽景夹城,是紫微城(皇城)与上阳宫之间的通道。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于洛阳称帝后,曾于此设置监狱,成语“请君入瓮”即来源于此。

金明时期的丽景门,始建于金兴定元年(1217年),是洛阳城的西大门,位于今天应天门遗址东北侧。也正是在这一年,金朝迁都汴京,以洛阳为中京,设立金昌府。

据洛阳《老城区志》记载,金明洛阳城“城周围八里三百四十五步”,并四面开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

金明时期的丽景门,几经毁建重修,最盛时城墙高四丈,壕深五丈,阔三丈。从丽景门往西直通陆路要道马道街,当年这里车水马龙,是河南全省陆路交通和贸易的重要枢纽。

如今,位于洛阳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老城西大街)的丽景门,则是洛阳市政府于2002年投资3000多万元,在明清时期的丽景门旧址上重建而成。

眼前青砖灰瓦的丽景门,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京桥五部分组成,城墙宽11米,高11.7米,城门楼高达30米,属于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

丽景门总建筑面积约为25000平方米,其中,城楼、箭楼以及长廊为全木材结构,总计1000多立方米,与老城东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呼应,其规模之宏大,在河南全省古建筑中居于首位。

据专家考证,丽景门这种采用箭楼、城楼加瓮城,并配以护城河的建筑结构,最早源于东汉时期的洛阳都城,成为中国古代城池建筑史上最为典型、最为优秀的城门之一。有诗为证:“洛阳牡丹甲天下,丽景城楼世无双” 。

踏足丽京桥可见,桥柱之上,汉白玉石狮,形态各异,活灵活现;桥头之下,城壕蜿蜒深筑,护城河水,日夜奔流不息。走进瓮城举目而望,城垣高厚,月城宏阔,重门叠关,直接云表。

登上城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层高的客家楼,青砖粉墙灰瓦顶、朱柱彩绘木格窗,飞阁翘角、雕梁画栋,鸱吻立脊、风铎挂檐,极尽古朴典雅之美。

客家楼南北两侧屋檐居中,分别挂有“中原第一门”与“洛阳第一楼”两块横匾,则十分贴切地表明了在古代封建社会,丽景门对于洛阳城乃至整个中原地区的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层建筑外壁上分别绘有简要的隋唐和明清时期的洛阳城池图,以及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邙山远眺等洛阳八景图,由此可以一睹古都洛阳的历史风华。

走进万喜娥美术馆,匾额之下居中悬挂着一幅绘有女皇武则天画像的竖幅卷轴,画中武则天头戴皇冠、身着龙袍,英姿飒爽、不怒自威,别有一番端庄华贵的女皇风采。

馆内四周挂有多幅洛阳牡丹卷轴、唐三彩作品,其所绘牡丹品种繁多,色彩各异,花态动人,惟妙惟肖;唐三彩陶器,雕塑精美,造型生动,绚丽斑斓,辉煌璀璨,令人惊叹。

王琳诗词馆内,最值得一看的当然非那面名声在外的九龙壁莫属了。据说这面浮雕九龙壁,形制源于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壁上九条龙腾云驾雾,飞舞戏珠,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丽景门城楼之上,建有一圈飞檐斗拱的弧形长廊建筑。在历史上,这里曾是历代祭祀神灵、祈福纳祥之处,现已辟为河洛文化长廊、马迁美术馆以及洛阳帝王史馆等展陈空间。

众所周知,河洛文化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祖根文化。在河洛文化长廊长长的廊壁之上,展示了三四千年以来,众多的河洛历史名人及其对当时文明进步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洛阳帝王史馆中,则展出了在洛阳建都的周平王姬宜臼、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隋炀帝杨广、女皇武则天等104位皇帝的相关史料。

当你置身其间,看着那一位位让你感到或是遥远、或是临近,或是陌生、或是熟悉的历史名人与帝王将相之时,大概也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喟叹:一朝步入丽景门,一日重温千年史!

丽景门南侧城墙上,设有古代大型兵器器械展。雉堞之间,夏、西周、东周、后唐等朝代的旌旗随风飘扬。象征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十三根龙柱,似一排昂首而立的勇士守卫着城楼。

而当你看见那些攻城略地、战场杀伐的古代利刃兵器时,眼前似乎顿时响起金戈铁马、刀光剑影的厮杀呼喊声,宛如走进一处古代双方激战正酣的战场中,令人心惊胆寒。

曾经只是在影视剧中看到过的大型兵器,如今就这么零距离地展现在眼前,难免会让人产生时空穿越之感。这些兵器,见证了古都洛阳的巅峰华章,也见证了它不可逆转的倾颓衰败。

站在城楼之上,特别是身处洛阳的城楼之上,抚今追昔之时,难免令人发一番思古之幽情,这正如北宋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所言:若问古今兴费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回望悠悠历史,自从周公姬旦,把象征夏、商、周三代王权的九鼎置于洛阳之后,这处在古代被称为“天中帝都”与“中原腹心”的洛阳,就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因如此,历史上的洛阳,历经了无数次战火兵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被毁坏,而又重建次数最多的城池。尤其是唐代灭亡之后,隋唐东都的盛世繁华一去不复返。

曾经的世界最大都城,那些气势恢宏、气象万千的雄伟建筑群,或被付之一炬,或轰然倒塌,皆湮没于历史烟尘之中。

从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河南第一城,到如今成为辉煌不再的河南第二城,在今天的洛阳,已经再也寻不到明代以前的古建遗存了。

就连脚下的古都洛阳西大门,这处在世界古城史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东方的古城堡” 的丽景门,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古建,而成了假古董!

遥想当年,得益于南北大运河交汇处的优越地理区位,古都洛阳,何尝不是一番"为天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洛,商银贸易,车马填塞”的无比繁华景象?

如今,丽景门城楼之下的洛阳老城东西大街,早已成为洛阳古城历史文化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它虽然不复往日繁华,却也是店铺林立、货物琳琅,游客云集、人声鼎沸。

行走其间,一幢幢青砖灰瓦的小四合院,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区,一座座挂着招客幌子的茶楼酒馆、金石书斋,基本再现了明清洛阳城的风貌,恍惚之间,顿生穿越古今之感。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不管是世界圣城,还是神都洛阳,隋唐的盛世风华已然远去,或许只有明清的古都风采,在洛阳老城街区,依稀还有残留。

作为外地游客,如果你想探寻老洛阳的风物,就来丽景门看看吧;如果你想品尝老洛阳的风味,就来老城区逛逛吧!如今的丽景门及老城区,已经成为洛阳旅游必去的热门网红打卡地之一。

走进这处中原第一楼、古都第一门,你就能看到一处相对原汁原味的老洛阳城,它可能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恢宏大气,但绝对有让你流连忘返的烟火气息。不到丽景门,枉来洛阳城!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视图创作人!九州瞰风月,书旅话中国!@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